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生产的核心装备,掌握其操作与编程是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关键。以发那科、库卡、ABB 等主流品牌为例,其基础操作逻辑相通,编程各有特色。
操作前需完成示教器校准与安全设置。发那科机器人的 “示教模式” 需长按使能键才能移动轴臂,防止误操作;库卡则通过三色安全灯区分状态 —— 绿色为就绪,黄色示教中,红色报警。开机后需检查机器人工作范围是否有障碍物,设置软限位保护,这是所有品牌的通用安全规范。
基础编程以点位控制为核心。ABB 的 RAPID 语言用 “MoveJ” 指令实现关节运动(适合大范围移动),“MoveL” 实现直线运动(适合精密定位);发那科的 Karel 语言类似,用 “J P [1] 100% FINE” 表示关节运动到 P1 点。例如装配工序中,先用 MoveJ 让机械臂快速到达工件上方,再用 MoveL 下降抓取,精度可达 ±0.1mm。
主流品牌均支持图形化编程。库卡的 KUKA.WorkVisual 可拖拽功能块生成程序,如将 “抓取”“旋转”“放置” 模块按顺序拼接,适合新手;发那科的 RoboGuide 则能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运行,提前排查碰撞风险。某汽车焊接车间用 ABB 机器人编程时,通过复制粘贴重复点位程序,使编程效率提升 50%。
调试阶段需优化运动参数。调整加速度、速度百分比可减少振动,发那科机器人的 “平滑运动” 功能能让路径更流畅,尤其适合喷涂、焊接等对轨迹要求高的场景。掌握这些基础,就能应对搬运、装配等常见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