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标标准条款
以 ISO/IEC 17025:2017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》为核心,拆解 15 个管理要素(如组织、文件控制、记录管理等)和 10 个技术要素(如人员、设备、方法验证等),明确每个条款的具体要求。
示例:针对 “4.5.14 服务供应商的选择”,需制定供应商评估流程,包括资质审核、服务质量评价记录等。
金字塔式文件层级
层级 定位 核心内容 示例标题
质量手册 体系纲领性文件 阐述质量方针、目标,明确体系覆盖范围及各要素的原则性要求 《质量手册:ISO/IEC 17025 应用版》
程序文件 流程性操作规范 细化各管理 / 技术要素的实施流程,明确 “谁来做、做什么、怎么做” 《文件控制程序》《检测方法验证程序》
作业指导书(SOP) 具体操作指南 针对仪器设备、检测方法、样品处理等制定详细步骤,确保操作一致性 《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》《重金属检测 SOP》
记录表单 证据性文件 标准化记录模板,用于留存操作痕迹,满足可追溯性要求
适用性:贴合实验室实际
禁止 “照搬模板”,需根据实验室规模、领域调整:
小型实验室:可合并程序文件(如将《采购控制程序》与《服务供应商管理程序》合并);
特殊领域:生物实验室需增加《生物管理程序》,规定病原体处理流程。
常见误区规避
重形式轻实质:避免文件仅为 “应付认证”,如《纠正措施程序》需明确 “根因分析方法”(如 5Why 法),而非仅记录整改动作。
层级混淆:质量手册不涉及具体操作步骤(如 “天平校准” 应在 SOP 中规定,而非手册)。
记录冗余:避免重复填写信息(如检测原始记录可自动生成编号,无需手动填写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实验室可构建 “自上而下可指导、自下而上可追溯” 的管理体系文件,为 17025 认证奠定基础。建议在文件试运行期间(至少 3 个月),通过内部审核和模拟评审验证文件的有效性,及时修订漏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