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AS 认证的基本流程
准备阶段
建立符合 ISO/IEC 17025 的管理体系,并运行至少 6 个月。
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,确保体系有效运行。
准备申请材料,包括申请书、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、检测 / 校准能力范围等。
申请阶段
向 CNAS 提交申请材料,CNAS 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,符合要求后受理。
评审阶段
文件评审:评审员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,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。
现场评审:评审组到实验室现场,通过观察、访谈、查阅记录、现场实验等方式,评估实验室的实际能力。
整改与批准
实验室对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,并提交整改报告。
CNAS 对整改报告进行验证,符合要求后批准认可,颁发认可证书。
监督与复评审
获证后,CNAS 会进行定期监督评审(通常每年 1 次)和复评审(每 3 年 1 次),确保实验室持续符合要求。
能力申报文件:
检测能力证明文件:填写检测能力范围申请表,按 CNAS 要求细分检测对象、项目、方法及限制条件;列出仪器设备 / 标准物质配置表,包含设备编号、测量范围、溯源状态及用途对应检测项目。
能力验证记录:提供近 3 年能力验证、测量审核或实验室间比对活动记录,附上满意结果报告或有效纠正措施验证材料。
质量管理体系核查表:依据 CNAS - CL01 条款逐项核查,附上不符合项整改记录。
合规性与公正性:
法律地位:确认法人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,营业范围是否包含认可业务领域,对于非独立法人实验室,还需审查法人授权书等文件,确保实验室能合法开展相关活动。
公正性声明:查看是否有公正性承诺书及风险评估记录,确保实验室在检测活动中能保持公正性,无影响公正性的业务或利益冲突。
体系运行时间不足
管理体系正式运行未满 6 个月,或未完成覆盖全范围、全要素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,不符合 CNAS 对体系有效性的基础要求。
内审或管理评审记录不完整(如缺少不符合项整改验证、评审结论不明确),无法证明体系的持续改进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