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AS 认证的基本流程
准备阶段
建立符合 ISO/IEC 17025 的管理体系,并运行至少 6 个月。
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,确保体系有效运行。
准备申请材料,包括申请书、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、检测 / 校准能力范围等。
申请阶段
向 CNAS 提交申请材料,CNAS 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,符合要求后受理。
评审阶段
文件评审:评审员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,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。
现场评审:评审组到实验室现场,通过观察、访谈、查阅记录、现场实验等方式,评估实验室的实际能力。
整改与批准
实验室对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,并提交整改报告。
CNAS 对整改报告进行验证,符合要求后批准认可,颁发认可证书。
监督与复评审
获证后,CNAS 会进行定期监督评审(通常每年 1 次)和复评审(每 3 年 1 次),确保实验室持续符合要求。
附件材料:
管理体系文件:提交现行有效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,并加盖受控章。
内审与管理评审报告:提供近一次完整的内审报告,包括不符合项分布表,以及管理评审报告。
实验室平面图:标注功能区域划分、环境控制参数及通道。
检测活动说明:包括服务范围、技术优势,若存在分包情况,需说明分包情况。
标准有效性核查报告:提交标准查新记录,以证明申请认可的标准 / 方法现行有效。
非标方法确认材料:若有非标方法,需提供方法文本、验证记录、专家评审意见及 CNAS 备案证明。
典型报告证书:提供典型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,包含不确定度评估报告,需覆盖申请领域关键项目。
合规性与公正性:
法律地位:确认法人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,营业范围是否包含认可业务领域,对于非独立法人实验室,还需审查法人授权书等文件,确保实验室能合法开展相关活动。
公正性声明:查看是否有公正性承诺书及风险评估记录,确保实验室在检测活动中能保持公正性,无影响公正性的业务或利益冲突。
体系运行时间不足
管理体系正式运行未满 6 个月,或未完成覆盖全范围、全要素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,不符合 CNAS 对体系有效性的基础要求。
内审或管理评审记录不完整(如缺少不符合项整改验证、评审结论不明确),无法证明体系的持续改进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