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AS 认证的核心要求
管理体系
建立覆盖检测 / 校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,包括质量方针、目标、程序文件等。
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,确保各项活动可追溯。
技术能力
人员:检测 / 校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持证上岗。
设备:仪器设备需符合检测 / 校准要求,定期进行检定 / 校准,并保持良好状态。
方法:使用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非标准方法,确保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。
环境:实验室环境需满足检测 / 校准对温度、湿度、洁净度等的要求。
质量控制
采取内部质量控制(如平行样检测、加标回收实验)和外部质量控制(如参加能力验证、实验室间比对)措施,监控检测 / 校准结果的准确性。
附件材料:
管理体系文件:提交现行有效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,并加盖受控章。
内审与管理评审报告:提供近一次完整的内审报告,包括不符合项分布表,以及管理评审报告。
实验室平面图:标注功能区域划分、环境控制参数及通道。
检测活动说明:包括服务范围、技术优势,若存在分包情况,需说明分包情况。
标准有效性核查报告:提交标准查新记录,以证明申请认可的标准 / 方法现行有效。
非标方法确认材料:若有非标方法,需提供方法文本、验证记录、专家评审意见及 CNAS 备案证明。
典型报告证书:提供典型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,包含不确定度评估报告,需覆盖申请领域关键项目。
合规性与公正性:
法律地位:确认法人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,营业范围是否包含认可业务领域,对于非独立法人实验室,还需审查法人授权书等文件,确保实验室能合法开展相关活动。
公正性声明:查看是否有公正性承诺书及风险评估记录,确保实验室在检测活动中能保持公正性,无影响公正性的业务或利益冲突。
文件完整性或协调性不足
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未覆盖 CNAS-CL01(或适用准则)的全部要素,例如缺少对 “不确定度评估”“设备管理” 等关键环节的规定。
文件之间存在矛盾(如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表述不一致),或未结合实验室实际业务(如未明确特定检测领域的特殊流程)。